衡水老白干:穿越千年的酒香

合抱之木,始于毫末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

凡传世之品,必然源远流长,衡水老白干酒就有着1900多年不间断的文化传承。

衡水位于冀中平原滏阳河畔,古称桃县,隶冀州管辖。《信都竹枝词》中记载:“漳河水浊滏水清,二水同流静不争。中有鲤鱼长尺半,为郎伴作解醒羹。”衡水这一因水得名的地方,也因水而兴,自古就是出好酒的地方。

汉代时,县城四周遍植桃林,每逢花季盛开,文人雅士们便前去品酒赋诗,后人曾写有“桃城十里酒味香,醇厚甘甜好佳酿”的诗句,描绘出了当时的盛况。

酒与粮食是一对宿命冤家,总在此消彼长。中国的统治者禁酒,原因大多只有一个——节约粮食。

据史载,汉和帝永元十六年(公元104年)春二月,因比年雨多伤稼,诏禁冀州沽酒;景帝时因旱灾诏禁冀州沽酒四年。由此可见,当时衡水的酿酒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。

到了唐代,经济繁荣,粮食富足,促进了酿酒业的发展,衡水酒其时已经有了很大名气,成为当时的名酒。清代名著《镜花缘》中曾讲述,唐代武周年间,武四思曾经大摆酉水阵,阵中摆出了55种天下名酒,“冀州衡水酒”即名列其中。

明代初期,百业复兴,衡水酒随着蒸馏技术的应用和提高,衡水境内烧锅越来越多,烧酒质量也越来越好。出现了“古桃城,虽不大,烧锅却有十八家”的盛况。明嘉靖32年(公元1553年),滏阳河上兴建石桥,由于多次发大水,石桥屡修屡毁,这样石桥建了毁,毁了建,前前后后,经历了二百多年。

直到清乾隆三十年(公元1765年)重新修建,并定名:安济桥。或许你没亲眼见过安济桥,但也能从老衡水老白干酒的商标中窥见其一斑。

作为千里滏阳河上唯一最长最大的石桥,肩负着东西大道繁忙的交通使命,桥上车马辐辏如梭,商贾云集,桥下的滏阳河水畅通无阻,贯穿南北,来往商船川流不息。石桥两侧建有多家酒坊,商铺酒肆,鳞次栉比,醇香郁郁,酒旗拂拂。

由于制酒业的发达,牵动了诸多行业的繁荣。

众多家酒作坊里急需大批用来搅拌、酝酿原料的大小水缸;贮存酒、运输酒的各类型号的陶罐、酒坛以及编制裱糊的酒篓;烧酒蒸腾急需大批煤炭燃料;每家酒作坊车间都备有多盘石磨、石碾……所以,水陆运输应运而起。

与造酒作坊配套的各款服务行业、娱乐团体、搬运中介等营业铺户纷纷设立。所以,安济桥头码头地域,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,民风崇儒重商,人才汇集,形成远近闻名的“水旱码头”。

经过千年的传承与发展,现在的“衡水老白干”已成为当地的骄傲,不仅是中国白酒业一个特立独行的流派,更传承着中国的酒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