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员 廖光明 刘文龙 刘梅
朝霞初绽,晨光微露,山峦与无限的葱茏,已经就着曙色书写。
穿戴好工衣和巡管外挂背心,代劲松打开上层双开门的铁皮工具柜,熟练地取出巡管背包,将检测仪、万用表、硫化氢报警仪、巡管手杖等一一检查完毕,装入背包,再将两瓶1公斤重的矿泉水塞入背包两边的外挂袋。走时,还不忘带上一叠“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宣传单”。
52岁的代劲松,是川西北气矿广元采气作业区剑阁礁滩首站中心站驻站巡管工。古铜色的脸,中等身材,身板结实;浓眉大眼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。
今天的巡管开始了,山中最先打破寂静的一双脚步,从晨露中一节节向前铺展。走过丰茂的田野,晨露打湿裤管;蛙声沸腾,稻子已经灌浆。路上,每一个节点,他都要细细看看,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环节,每一个有脚印到过的地方,都不忽视任何一个隐患。
代劲松说,今天巡的这条含硫集气干线,从广元苍溪嘉陵江的龙岗062-X3井到苍溪天然气净化二厂,地形险要,多为山林,管道沿山体地势顺坡而上。今年入汛早,且是连续、大范围降雨,易导致土壤松动、泥石流等。每年汛期都要加密巡护,雨后到现场勘察管道周边是否有地质灾害,以确保管道安全。
上午10时许,冒着烈日,巡至一农户处,一位精瘦的老大爷站在水泥院坝外,热情地与代劲松打起了招呼:“这么热的天,快来歇一下。”一条小灰狗,吠叫了两声,看到代劲松,又蜷卧在了屋檐下。
走进院坝,代劲松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印有“保护管道 人人有责”手提布袋和一张“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宣传单”,递到老大爷手上,不失时机地开展起了宣传:“发现有危害管道行为,或发现管道险情,及时报告我们。”“晓得,晓得,这上面印有电话号码。”
代劲松告诉我们,这里是苍溪县鸳溪镇新山村, 63岁的杨仕东老大爷房屋后山是四崖岩,那里有一处管道高后果区,他每次巡管到这里,都要从老大爷屋后经过,很多时候都要歇下脚,再爬山。“与这里的人早就熟悉了。”代劲松说。
爬山,穿过密林、小径,代劲松微微躬身、健步前行。立秋,但明晃晃的太阳依旧不减灼热。巡管路上,空气一再抬高温度,汗水成了润滑剂,36摄氏度的阳光活像一块刀片,在代劲松的背上磨来磨去,磨出一块生活的湿地。他熟悉的山势蜿蜒、曲折,如一条条深藏深山的琴弦一样,轻轻挥动一下,都能发出叮咚声。
“这里山高路陡,巡管难度大。”每到一处警示桩,他都要仔细检查。
爬上一处高地,代劲松停了下来,从背包掏出矿泉水猛灌了几口,“这里设置有一处高后果区视频监控报警点,地势险要区、人员密集区、河流穿越区等,都属于管道重点监控区域。”
真正时刻勒紧代劲松神经的,是这些高后果区域的特殊位置,和斩钉截铁的四个字——不容有失。
阳光照射到代劲松的脸上,额头、脸上布满了豆粒大的汗珠。他半蹲着,仔细清洁维护着现场设备。
“这条含硫集气干线,设置了22处高后果区报警点,在管道安全预警监测平台,通过光纤预警系统,次声波监测,高后果区视频监控系统,实现数字化监测预警,确保管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。”代劲松来不及擦拭脸上汗珠,背上背包走向下一个巡护点。
正午时分,一阵风吹来,掀起一股热浪。从脚下拉起陡峭,行走于所有事物的边缘,在群山中延伸的路一切尽收眼底。小路在前方弯曲,隐没,和大地一起脉动,一行行汗水,以太阳的温度结晶。“不管是春花,还是冬雪,这条路上,我们不能缺席。习惯了,跟着季节行走。”代劲松说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用脚步丈量大山的高度,用汗水描绘大气田的蓝图,铿锵的足迹,成为石油人接力远征的无尽动力。上半年气矿共巡管8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两圈,守护了气矿2000余公里天然气“大动脉”的安全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 川西北气矿江油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健康及急救知识培训